環境資源報告成果查詢系統

100年度臺東縣廚餘堆肥品質提昇及回收輔導計畫

中文摘要 本計畫執行期程自100年6月30日至100年11月30日止,計畫工作內容執行情況摘要如下: 一、綠島鄉廚餘回收再利用巡查工作 綠島鄉廚餘回收再利用巡查工作共完成105家,以民宿的數量最多55家。在廚餘產生量的調查中,旺季時產量最多之行業別為餐廳,每日達175.5公斤佔總調查廚餘回收量36.3%,淡季時產量最多之行業別為飯店,每日產生量為15.4公斤佔總廚餘產生量36.9%。105個調查對象裡有45家有廚餘產生,其中29家(64.4%)由在地小型養豬戶收集餵養豬隻,9家(20.0%)民眾餵食家禽畜(餵雞、狗),6家(13.3%)交由清潔隊處理,有(1家)2.2%是自行堆肥處理。 旺季時各類別廢食用油產生量以小吃店45.4公升/天為最高。而淡季廢食用油產生量同樣以小吃店32.1公升/天為最高。廢食用油回收比例最多的為交由回收商回收,佔調查廢食用油回收家數41.2%(7家)。 二、辦理廚餘回收再利用宣導說明會 廚餘回收再利用宣導說明會已辦理完成8場次,宣導人數共計304人,並回收問卷調查304份。問卷內容統計如下:家中所產生的廚餘有分開貯存佔了88.2%、家中每日廚餘量約未滿0.3公斤居多佔了71.4%、廚餘回收方式交清潔隊垃圾車回收居多佔了65.1%、由環保局收運集中堆肥居多佔了34.2%。 三、辦理廢食用油回收再利用成肥皂製作研習會 廢食用油回收再利用成肥皂製作研習會已辦理完成1場次,參與人數共計27人。研習會當日課程共分為兩個部分,包括廢食用油製成萬用清潔劑及家事皂製作。 四、媒體宣導 地方有線頻道(跑馬燈)託播共完成6次(天),每月播出1次(天)。而飛碟電台廚餘回收再利用廣播宣導期間為100年10月21日起至100年11月21日止,為期一個月。 五、廚餘堆肥技術輔導 於計畫期間邀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許正一教授至3處學校(都蘭國小、池上國中及均一中小學)指導,輔導過程中常見問題包括:葉菜類生廚餘堆肥初期液肥產量不足、液肥顏色是否正常、廚餘含水量多少較為恰當、鼓風機通氣之時間長度如何、堆肥翻堆的時機及堆肥腐熟判斷等。 六、廚餘堆肥種植試驗 空心菜之生長紀錄第一期作物各階段明顯較第二期作物生長快速,可推估空心菜生長速度受季節氣候影響較為明顯。葉菜植物三種試驗中,使用廚餘堆肥及化學肥料之作物葉片生長較為茂盛。植體分析化驗結果顯示,葉菜植物全氮含量以使用化學肥料含量最高,顯示化學肥料之氮較易被作物吸收利用。全磷含量以使用廚餘堆肥含量最高,可歸因有機植肥料的施用減少磷被固定的機會,因而增加土壤有效磷,使得作物得以吸收利用。全鉀含量以化肥處理之植體鉀含量較高,這是由於化肥處理之鉀施肥量較其他2種處理方式高,使得土壤交換性鉀含量較高所致。 七、廚餘堆肥試驗 針對二學校進行2次不同時間,以當次同樣廚餘來源進行堆肥桶法廚餘堆肥化處理。兩廚餘樣組成分析各項目結果於樣本間無顯著差異,廚餘樣本三成分分析以水分為最高(平均約88.4%),可燃分約佔10.5%,碳氮比(C/N)值介於11~30間。因二種堆肥成品之廚餘樣本略有差異,因此其成品組成分析結果亦不同。其中農委會對「雜項堆肥」規定碳氮比值應介於10-20以達確實腐熟。種子發芽率試驗結果分別為約92%及85%,雖然均達腐熟度限值(80%)以上,二種堆肥成品均有良好之腐熟度。若與農委會肥料品目規定比較,僅一樣本全磷酐不符合規定,其餘均符合所有項目含量之規定。
中文關鍵字 廚餘、堆肥桶堆肥、腐熟度

基本資訊

專案計畫編號 經費年度 100 計畫經費 1980 千元
專案開始日期 2011/06/30 專案結束日期 2011/11/30 專案主持人 黃招斌
主辦單位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 承辦人 宋惠美 執行單位 元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成果下載

類型 檔名 檔案大小 說明
期末報告 100年度台東縣廚餘堆肥品質提昇及回收輔導計畫期末報告定稿.pdf 11MB
英文摘要
英文關鍵字